在山东寿光市稻田镇,全国首座太阳能光伏农业一体化的高科技能源大棚,正在为9月底的并网发电做最后的准备。据了解,无论是像华天、基宇这样的中下游企业,还是一系列资金雄厚的上游企业,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光伏农业一体化,解决光伏内需疲软问题。 当地时间9月6日凌晨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立案通知。出口形势的日益严峻,让业界将目光转向内需。其实,早在3年之前,悄无声息的光伏农业一体化尝试已经开始。
如今,光伏农业正在从概念走向实干,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蔬菜大棚建设已经出现,产生真金白银的效益。
大棚除了产蔬菜
还将能发电
在寿光市稻田镇,全国首座太阳能光伏农业一体化的高科技能源大棚,正在为9月底的并网发电做最后的准备。9月5日,记者来到这里时,五彩椒苗子定植完毕,大棚里绿意盎然;大棚外,一块块光伏面板正静静地躺在大棚的斜面和顶上,垂下一根根电线,仿佛在等待着一个重大时刻的来临。在大棚附设的小屋里,一台逆变器已经安装完毕。运营该项目的华天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孙明亮告诉记者:“我们现在正进行最后的并网发电准备,马上就能看到效益了。”
在“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”的三元朱村,几个太阳能光伏面板,已经占据了一个大棚。据了解,该项目为河南某光伏企业所建立。
在公开报道上,光伏一体化蔬菜大棚已经在我省即墨以及河北、湖北、甘肃等省区市落成或正在建设。
大棚光伏电站
是零土地成本
为什么光伏企业纷纷瞄准蔬菜大棚,建设光伏电站?“最重要原因,是电站不占用土地资源,可以利用大棚顶部,实现发电、农业相结合。”孙明亮说。据了解,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,一般为工业用地,成本非常高。在寿光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,工业用地价格已达每亩40万元,而且非常难批下来;而这个占地180亩的大棚电站的土地成本几乎为零。“即便在西部地区,土地指标也越来越难批,所以大棚发电站,对企业来说具有诱惑力。”孙明亮说。
正在到处考察蔬菜大棚基地的,还有基宇光能开发公司总经理张秀玲。对她来说,除了土地上的便利,大棚电站还有规模上的优势。张秀玲说:“在荒山建电站,利用率低;在西部荒地,并网往往比较麻烦;在建筑物上建站,又难以形成规模。我们也正在把市场从国外转向国内,从去年开始就考虑在大棚上建光伏发电站。”
目前,华天公司在全国各地承接了不少光伏大棚建设项目,已经开工的有20兆瓦,还有10兆瓦项目正在立项。
据了解,无论是像华天、基宇这样的中下游企业,还是一系列资金雄厚的上游企业,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光伏农业一体化,解决光伏内需疲软问题。
形成产业链条
农民企业政府多赢
大棚上架设太阳能发电站,这条漫长的产业链条背后,也是农民、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多赢。
据孙明亮介绍,该光伏大棚基地,由公司从农户手中流转而来,由企业统一建设,租给种植户种植。对于耕地承包户来说,可以按照折合1100斤麦子的价格获得流转收入;对于种植户来说,免去了高昂的建设和维护费用,年租金为2万元。“就算租种普通大棚,也不过这个价格,真不算高。何况,光伏大棚的恒温效果更好,能够多种一茬,收益比普通大棚要高。”孙明亮说。
对企业来说,农户交纳的大棚租金仅够土地流转费用,利润主要来自并网发电以及政府补贴。该基地投入4000万元,并网发电后,按照每度1.15元的上网电价,年收入至少600万元,8年左右可收回成本。除此之外,这个年发电量1兆瓦的基地还能获得800万元的政府扶持。对于设计寿命达25年的光伏大棚来说,利润回报期很长远。
在这中间,离不了政府的扶持。据了解,寿光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非常重视,在配套基础设施、贷款等方面均提供了扶持。“把治理污染的钱,都投入到新能源上面,其实很划算。”孙明亮说。
改造寿光80万亩大棚
等于建半个三峡电站
谁也没能想到,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居然走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道路。孙明亮说:“在城市建电站,规模上不去,而农村在这方面很有优势。就好比一个是肌注,一个是输液。”张秀玲对理想中的大棚电站,有一个要求就是:装机容量不得低于2兆瓦,这点在城市很难实现。
要实现在发电的同时不影响作物生长,就不得不提“分光技术”。由于作物需要的光与发电所需的光,波长不同,因此能够发电种菜两不误。而且光板能够过滤反射昆虫配偶需要的蓝紫光,减少虫害。目前,这类大棚都能种植光照要求高的茄果类蔬菜,意味着该技术已经成熟。其实,在国外,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。张秀玲的以色列客户,早就在试验基地里进行这方面应用了,灌溉、照明等电力均来自太阳。
据孙明亮测算,如果寿光80万亩大棚全部进行改造,年发电量为424亿度。其两年所发的电,相当于三峡电站2009年的年发电量,但是前者成本要远远低于后者。 |